王馨然:学术职业社会化的二次飞跃:博士后阶段的惯习重塑与角色突破

2025-07-19 admin 5

学术职业社会化的二次飞跃:博士后阶段的惯习重塑与角色突破

王馨然

摘要:博士后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师的重要来源,推动博士后的学术职业发展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既有研究较少关注博士后过渡至学术职业的社会化过程,博士后的学术职业社会化仍是一个亟待揭示的黑箱问题。通过对40名“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博士后的深度访谈,探究博士后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具体过程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获得期望的学术职业是博士后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原始动因。(2)培养独立性是博士后学术职业社会化的行动逻辑。博士后通过独立进行知识生产和主动推进共同体融入实现从“依附性科研”到“独立性科研”的惯习重塑,通过自我调适职业身份实现独立学术身份的角色突破。(3)确证独立科研能力是博士后实现学术职业过渡的关键。其中,持续的自我驱动是博士后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内生动力,组织制度和合作导师构建的自主发展空间是博士后学术职业社会化的重要支持。这反映出博士后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关键在于形成学术职业所需的独立能力,体现了博士后为实现独立而在学术科研、人际互动、身份塑造等多方面的自我突破。基于此,博士后应注重“自主”而非“规训”,以自我驱动强化独立性养成:扩展教师职责的参与维度,加强学术职业的职前准备;激发学术自主性,提升独立研究能力;构建学术身份认同,突破角色转变壁垒。高校应注重“激励”而非“筛选”,以制度支持赋能博士后的学术职业发展:增强职前培养的价值取向,淡化临时使用的功利色彩;构建自主创新的支持体系,提升博士后制度的激励性而非筛选性;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优化就业分流机制。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王馨然.pdf


023-63859029 | 023-6386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