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大学共同举办的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和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于2025年11月8日至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11月8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以“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未来”为主题,来自全球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7位嘉宾,包括70余位境外高水平大学校长、20余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近20位院士、200多位国内大学书记校长,近千位代表参会。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任友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叶正波,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学会副会长任少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学会副会长管培俊主持。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工智能与科研范式的转型”“人工智能发展与高等教育治理创新”“数字化转型与高等教育公平”作专题报告和圆桌对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世界银行、国际电信联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等国际组织负责人,非洲大学协会、阿拉伯大学协会、英国国际教育协会、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协会等国际教育组织负责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悉尼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等境外大学校领导出席论坛并交流分享。
本次论坛首次举办中外高等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围绕“未来教师”“未来课堂”“未来学校”“未来学习中心”四个主题,集中展示中外高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优秀实践案例。同期举办了近50场中外高校合作洽谈会。
11月9日,2025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教育强国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来自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国际组织代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167位境外嘉宾,200余位国内大学书记校长,100余位高等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大学、科研机构等近千位代表参会。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任友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出席论坛。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琰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湾地区国家和也门办事处教育主管阿纳斯·布赫拉勒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学会副会长李家俊主持。
马琰铭代表浙江大学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
阿纳斯·布赫拉勒表示,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的高等教育合作正面临重要发展机遇,双方要共同推动教育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促进师生双向流动与学术合作,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全球胜任力。
本次论坛为政策制定者、学术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构建了对话沟通的桥梁,是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
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宣读《杭州倡议》。
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学会副会长任少波,东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海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学会学咨委副主任张炜,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吴国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贾文键,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学会副会长邬大光,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等分别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大学分类发展机制等议题在主论坛和平行论坛上作报告。
非洲大学协会秘书长奥卢索拉·奥耶沃勒,世界银行西非和中非地区教育部门主任瓦利·维恩,剑桥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教授苏珊·罗伯逊,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程贺南,悉尼大学教授安东尼·R·韦尔奇,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尼古拉·克莱顿等分别围绕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数字教育国际合作等不同维度在主论坛和平行论坛作主旨报告。
论坛设置四个平行论坛,与会嘉宾围绕“大学分类发展机制及差异化评价体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研究”“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路径研究”“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建设国际经验与实践探索”作专题报告和圆桌对话。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湖大学、深圳技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交流分享。
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张大良、葛道凯、姜恩来、李楠,学会监事长孙维杰,行政顾问张文忠等出席论坛系列活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尧祥,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全军,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魏江,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胡军出席论坛并致辞。
重庆高教学会副会长周泽扬、副秘书长刘颖及部分会员单位代表赴会交流学习。
学会秘书处,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