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学研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增强科研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2025-05-03 admin 27

兴邦强国,教育先行。重庆现有78所高校、6.5万名科研活动人员,涌现出众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科技创新成果,是我市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主阵地。

20244月,重庆市教委启动教育强市区县行产学研促进行动,构建以战略协同-资源集聚-成果突破-体系赋能四位一体模式,有组织推动高校科研力量下沉区县深度对接产业需求,系统解决区县企业技术难题。

经过一年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教育强市区县行显现三大效应:一是构建需求牵引项目驱动政策加持科技项目攻关模式,推动区县与高校双向奔赴;二是打造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科技平台共建路径,推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利益共赢;三是建立进区县、进园区、进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技术攻坚产业升级区域发展良性循环。

订单式培养区县产业急需人才,解决急需紧缺专业更新慢、行业企业人才荒等问题;积极推进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区域转移转化中心(重庆)建设,迭代升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2.0版本,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一件事、一次办、快速办;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将知产转化为资产,提高企业产品含科量”……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50余所高校与20余个区县联动开展产学研活动397场次。推动校企联合攻克技术瓶颈,攻克企业技术难题3000余项,申请专利883项、获授权479项,开发新产品244个、新技术290项;共建产业紧缺专业744个,开发特色教材910部。

如何借教育强市区县行,积极打造产业亟须人才的精准孵化器、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器、政校企产学研多向链接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器?我市部分高校相关负责人从优化培育、完善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来源:重庆日报,2025-04-30


023-63859029 | 023-6386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