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简讯(2025年第1期)

2025-05-03 admin 33

重庆高校简讯(2025年第1期)

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千分之一

2025年3月13日,科睿唯安公布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数据,全球共有9902所机构入围,重庆大学居第264位,比2025年1月数据更新时进步2位。在全球入围ESI计算机科学前1%的850个机构中,学校计算机科学排在第85位,首次进入ESI前1‰。至此,学校拥有工程学1个全球前1‱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4个前1‰学科,环境科学/生态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经济与商学、植物与动物科学、数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12个学科继续位列前1%。 

据悉,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及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等5个指标,以学术论文产出为基础对国家和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所有统计数据每两个月更新一次。一般来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学科是优秀学科,前千分之一的学科是卓越学科,前万分之一的学科则是顶尖学科。

(来源:重庆大学,2025-03-13

西南大学魏宁教授团队揭示下胚轴伸长过程中生长素双重效应以及光依赖性机制

2月14日,生命科学学院魏宁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邓兴旺教授团队合作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质外体pH是决定植物下胚轴对生长素剂量和光照反应的关键因素》(The apoplastic pH is a key determinant in the hypocotyl growth response to auxin dosage and light)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质外体酸化程度是生长素剂量以及光依赖性地调控下胚轴伸长的基础。

该研究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两个科学难题,即生长素的剂量效应和生长素调控器官伸长的光依赖效应的分子机制是什么。该研究将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科学问题融合为一,因为光和生长素均调控质外体的酸化程度,而质外体酸化程度最终决定促进或抑制细胞延展。该研究同时拓宽了对光信号和植物激素信号交叉互作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认识。高剂量或持续激活生长素通路引起质外体过度酸化和生长抑制使人们深刻体会到生长素通路中多个反馈负调节的生物学意义。

(来源:西南大学,2025-02-16

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首获第十二届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全国一等奖

2025年3月8日至9日,“隆安杯”第十二届中国高校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在西南医科大学举行。本届比赛吸引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62所全国知名高校赛队注册参加,由30余名中外法学专家担任法官评委。

学校代表队以决赛第4名的成绩荣获全国一等奖,成功晋级国际赛,同时斩获最佳书状奖。学校代表队将于2025年6月代表中国高校前往荷兰海牙参加在国际刑事法院现场举行的全球总决赛,实现学校在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的历史性突破。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2025-03-11

重庆医生“隔空取瘤”!全球首台跨国5G远程聚焦超声手术在渝成功实施

3月6日下午,全球首台跨国5G远程聚焦超声手术成功在渝实施,重庆医生在千里之外“隔空拿下”非洲患者体内的肿瘤。

截至目前,通过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全球协同服务中心,这项技术已经可以应用于全球医院的远程手术指导,临床培训、疑难病例会诊。截至2024年底,重庆建设的全球协同服务中心已连接坦桑尼亚、西班牙等24国340余家医疗机构,形成覆盖五大洲的“云手术”网络。

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智彪说,这台手术的成功,意味着今后只要有海扶刀,有5G网络,整个地球就成为了一间手术室。因为全数字化了,边远山区的病人就可以享受世界上最好的医生。通过远程协同,医学技术也可以同质化,这解决了不同地区此类手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而且,伴随着医学从工程到临床的突破性进步,再加上今天技术日益成熟的大数据、AI等技术,今后有望会形成大数据、数据库和AI来操作的场景。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2025-03-06

重庆邮电大学携手阿里巴巴共建阿里巴巴国际站AI就业实训基地

3月11日,教育部“24365 校园招聘服务”跨境电商产业2025 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成都场暨跨境出海生态大会、AI+跨境电商高校人才培养座谈会会议在成都举行。学校获阿里巴巴国际站AI就业实训基地授牌。

在AI+跨境电商高校人才培养座谈会上,校企双方围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向、AI技术融入专业教学等议题展开研讨,共同探索“AI+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

该基地将依托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技术与场景资源,助力高校培养“AI+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同时通过实战化教学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为跨境电商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2025-03-13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团队高质量科研成果助力国产大飞机腾飞

2025年2月,学校林立副教授团队主持的科研课题《水溶性切削液在铝合金、钛合金大飞机零部件清洁化切削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成研究》通过了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组织的专家验收会,项目顺利结题验收,相关研究成果获中国商飞有关专家好评。

该项目突破钛合金低温清洁化高效切削过程的多信息融合、绿色航空制造切削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完成了硬件调试和软件的交付,该课题是学校和中国商飞合作的第一个科研攻关项目,揭开了学校和中国商飞产学研合作的序幕。

该课题的验收标志学校和中国商飞的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也标志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科为促进我国航空产业发展,助力C919大飞机腾飞做出了交大贡献。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2025-02-28

重庆交通大学王俊杰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机器学习应用研究成果

近日,材料学院王俊杰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发表题为“Predicting the fracture load of asphalt concrete under TPB test using POA-optimize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成功将机器学习与优化算法结合,为沥青混凝土断裂性能预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标志着该领域向“智能材料分析”迈出关键一步。

该刊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7.4。本研究得到重庆市水利科技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2025-03-05

重庆师范大学校长王国胤教授获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科技贡献奖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依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与《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公布了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胤教授获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科技贡献奖。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2025-02-07

重庆师范大学“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艺术思政课入选全国大思政课优秀案例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的“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公示。重庆师范大学“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艺术思政课成功斩获全国优秀案例殊荣。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2025-02-14)

川外在"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荣获全国特等奖

近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七十五载薪火传承,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评审结果发文公布。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报送作品《地铁上的背篓 背篓里的民生》在1339所高校提交的5007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本科组特等奖,这也是学校历史上首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特等奖。该作品由江亲祥、王玲、郭东方三位老师共同指导。

(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2025-02-19

重庆工商大学成功入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

近日,学校在教育数字化领域连获佳绩,成功入选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以及重庆市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名单,这标志着学校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行业权威机构和市教委的高度肯定。

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的“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征集活动中,学校申报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课赛创”智慧课堂管理与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荣获特色案例。该案例聚焦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课堂教学、学科竞赛以及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构建智能化的课堂管理体系,精准对接学生在第一、二课堂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2025-02-27

重庆理工大学2名学子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团中央基层建设部、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学校车辆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苏航、应用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沈玉婷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获得“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系重庆市唯一获此奖项高校,全国仅32所。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2025-03-11

重庆科技大学创新成果首次入选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

近日,经全国总工会审核审查,学校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的2024年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征集活动中报送的创新成果项目成功入选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这是学校成果首次入选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

本次活动,学校报送职工“五小”创新成果1项,职工“五小”成果路演项目1项。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贾碧老师的“五小”创新成果“小装置,大作用:铁矿粉烧结基础特性测定装置”项目成功入选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库。项目“项目化全过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两结合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创新”也成功入围“五小”成果路演项目。

(来源:重庆科技大学,2025-02-26

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公司助力编制国内首部工贸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规范

近日,重庆科技大学下属企业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公司蔡治勇、李鹏、刘国勇担任主要起草人,编制的重庆市地方标准《工贸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规范》(DB50/T1731-2024)正式发布并实施。该《规范》是一项针对工贸企业生产设备设施检维修作业活动的安全规范,是国内第一部针对工贸企业检维修作业的安全标准,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标准空白。

(来源:重庆科技大学,2025-03-13

重庆科技大学教师获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近日,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发布《关于第四届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奖励的决定》文件,重庆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建设管理系教师陈俊涛作为第四完成人的项目成果“复合地层隧道抗震分析方法与减震控制技术”荣获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来源:重庆科技大学,2025-01-21

重电职大教师获评CERNET建设3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设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评选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30周年突出贡献集体和先进个人,学校教师田淋风获评CERNET建设3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

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我国第一个覆盖全国的互联网。学校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网的建设和推进工作,率先在西南地区开通eduroam全球教育漫游服务,实现IPv6双栈网络、WiFi6全覆盖,域名站点IPv6支持率及教育部平台数据对接率均达100%‌;参与IPv6安全体系构建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运行测试,为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提供基础支撑。

(来源:重电职大,2025-03-06

重庆工业职院在2025年度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中获佳绩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学校凭借在思政工作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突出成效,思政案例《匠心筑国 思政铸魂——构建工科职校“1234”思政育人体系》成功入选全国优秀典型案例。

(来源:重庆工业职院,2025-02-14

重庆工程职院与莫斯科国立工艺大学(斯坦金)联合成立中俄创新发展中心

3月7日,莫斯科国立工艺大学(斯坦金)校长弗拉基米尔·谢列布连尼一行来校交流访问,共同签署教育科学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中俄创新发展中心。

根据协议,双方成立中俄创新发展中心,开展师生学术交流及联合研究项目、举办学术研讨会、国际竞赛等,以促进中俄合作办学项目长远发展。

(来源:重庆工程职院,2025-03-08

重庆城市职院案例入选2024年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根据《关于征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的通知》要求,公布了全国133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学校大数据与信息产业学院秦凤梅老师等团队申报的《评价牵引、三层协同、群企共生:高职“四有”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来源:重庆城市职院,2025-02-14

重庆工程学院教学案例荣获第七届高校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研讨会优秀案例

近日,由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协办的第七届高校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研讨会在三亚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会上,学校新媒体电商学院案例《数字工匠培养新范式——电商专业企业专班+项目实战+创业孵化器三维课程体系创新》被评为第七届高校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研讨会典型案例。

(来源:重庆工程学院,2025-03-13

编辑:王光明,2025-04-30


023-63859029 | 023-6386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