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颂重庆城市精神”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专场音乐会暨师生美术作品展在重庆大剧院精彩上演。重庆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教育评估院、市教育考试院、上合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等相关部门领导、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校领导、师生代表以及广大市民一同沉浸于这场文化盛宴,感受重庆城市精神与艺术碰撞的魅力。
演出人员合影
参观师生美术作品展
当日,音乐会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师生带来的开场诗朗诵《重庆城市精神赞》拉开序幕。随后,音乐会围绕“颂重庆城市精神”主题,从“坚韧”“忠勇”“开放”“争先”四个篇章全面诠释重庆城市精神的深刻内涵。
合唱表演
在“坚韧”篇章,音乐学院师生带来了混声合唱《船工号子》和《太阳出来喜洋洋》,以及男中音独唱《嘉陵江上》。由音乐学院教授文思隆改编的《船工号子》以现代音乐重构川江号子,展现人与自然角力的悲壮;以及《太阳出来喜洋洋》基于传统巴蜀民歌,用明快的节奏勾勒出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
“忠勇”篇章通过《红梅赞》《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以及由音乐学院副教授陈睿改编的《通远门印象》三部作品,分别谱写忠贞赞歌、展现革命者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展现古城巴郡两江四岸人民的忠义仁勇。
“开放”篇章则更是一场多元文化交融的视听盛宴。法国经典管弦乐套曲《动物狂欢节》,将各种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诺言》《冬之旅—风信旗》《梦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首外国艺术歌曲联唱,展现出不同国家音乐的魅力;民乐合奏《敦煌》则通过融入丝路异域风情和我国西北民间音调,打开了通往敦煌神秘世界的音乐大门,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思想。
在“争先”篇章中,由重庆外语外事学院EIGHTEEN合唱团带来的合唱表演《重庆歌》由青年教师段婧原创作曲,歌词来自于古重庆十七座老城门“九开八闭”的民间歌谣。“之所以创作《重庆歌》,就是想把重庆城市精神铭记于心并践之于行。”段婧介绍说。
此外,《重庆得行》经学校教授何泽生改编后,通过“合唱+说唱”的创新形式,生动展现了重庆人民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积极争先的精神风貌。
合唱
“本次专场音乐会不仅展现了学校师生对于重庆城市精理解与呈现,更是音乐学院教学理论与课外实践的一次深度融合。”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助理师会娟介绍,音乐学院历来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音乐学院师生在省部级及以上专业比赛中获奖100余项、曾带领广大师生登上了2025年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的舞台、现代川剧《江姐·绣红旗》走上中国第八届戏曲文化周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专场音乐会是重庆大剧院大学生艺术节(2025年)展演的一部分。该艺术节由重庆市文旅集团、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重庆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保利文投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联合承办,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重庆移通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院校共同参与。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