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 “教书育人奖”获奖人物系列报道⑤重庆理工大学教授陈旭:做一粒人生的好“种子”

2022-09-16 admin 1665

核心导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前仆后继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踏时代浪潮而来,在教书育人的一线工作中,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温暖学生,照亮未来。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一份沉甸甸的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教书育人奖”和“教学新星奖”获奖名单正式出炉。这不仅是为全市教师献上节日厚礼,更是为无怨无悔扎根重庆高等教育的杰出教师点赞。

让我们一起走进获奖教师们的教育故事,为他们喝彩!

1.jpg

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教书育人奖”获得者——重庆理工大学陈旭。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郭晓彤)她是学生口中的“唠叨的陈妈”,眼中的“霸气的女王”。年复一年的坚守,铸就她教书育人、奉献自我的初心。

她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三届获得教学成果奖,2018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她是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陈旭。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重庆市教学名师、重庆市名师、市优秀教师、市教书育人楷模、市“最美教师”等诸多国家级、省市级荣誉称号。担任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会计信息化课程)负责人;重庆市高校市级教学团队(会计信息化课程群教学团队)负责人,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会计信息化教师团队)负责人……

坚守讲台,专注教改实践

1984年,陈旭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1987年,她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003年,为了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她从计算机学院“跨专业”到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用信息技术的视角思考传统会计处理流程,研究传统会计信息化课程存在的问题,致力于创新与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为会计赋能的目标。

为了实施教学改革,她破除万难在学院2002级成立了第一届“会计信息化教改班”,专门定制了人才培养方案迈出改革的第一步。弹指一挥间,二十年过去了。如今重理工会计信息化教改班闻名遐迩,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陈旭时刻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庄严使命。35年来,每学期始终站在本科教学前沿,以高超的专业水平与精湛的教学艺术、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行沁润学生心田,让课堂成为正能量的源泉,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让专业课程思政在课堂真正发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做人做事的道理、不做假账的价值追求,既教书又育人。

她通过原创教学案例、实施BEI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自身努力奋斗的言行,打造出了有高度、深度和温度的《会计信息化》“金课”。经过多年建设,“会计信息化”先后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信息技术驱动下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与实践”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沿途走来,每一幕每一刻都值得细细咀嚼,都能品味到其中的不易与感动。“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她的勇气,也是她的决心。

2.jpg

课堂上的陈旭。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不忘初心,坚守工匠精神

她常常对同学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不断磨砺自己吃苦的精神,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她将“苦”融在日常教学中,让同学们认真吃苦,坚持吃苦,从苦中体会到“工匠”的不易,以及追求完美的艰难。

她吃苦在先。她将自己多年来为企业分析设计和开发信息系统的经验成果与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呕心沥血、精益求精地分析设计开发会计信息化系列案例。她以实施BEI教学为目标,创造性地将课程的知识点、能力培养要求与案例的生动性、实用性以及案例自带的问题思考完美结合,通过一个个目标清晰、层次清楚、贯穿课程知识点的教学案例取代枯燥乏味的PPT,课堂气氛变得积极活跃,教学效果大幅提升。

她的课很美。米彦汀同学说:“感觉就像钢琴大师在奏乐一样,对教学节奏的把控很是到位。陈妈在讲台上独奏时,正声雅音就占据了同学们心头,同学们马上就融入了课堂。”

她的课很苦。张海燕同学回忆道:“陈妈课上讲的都是最基础的版本,而往往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在她版本上的创新,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课下花更多的时间主动学习,还练就了我们‘坐得冷板凳’的真功夫”。

她的课很幸福。“让每一位学生经过不断挑战自我、战胜困难,都能获得进步的幸福感与自豪感。”这是她的教学理念。为了让同学们乐于分享,善于合作,她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BEI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

她的考试一直在路上。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她打破了一套标准、一纸定乾坤的考核传统。让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将精力花在平时,每一次的翻转课堂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等方式确定平时成绩,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开发热情。

视生为子,用爱培养“好种子”

故事的最后往往与“爱”相关。爱可以很小,一方玻璃糖纸便足以将其包裹;爱也可以很大,是她于我们心间辟出的一席崭新的宇宙。

“陈妈”是学生们对她亲切的称呼,届届相传。面对这样一位“走心”的老师,学生很难不爱她,她也因此被评为学校首届“感动重理人物”。

翻转课堂上,“陈妈”总会让同学们把小组的作品以各种表演形式展示出来。无论他们的表演是精彩、是无聊、或是尴尬,陈妈永远都是那一个最捧场的人,教室里也总能传出她爽朗的笑声、掌声、鼓舞声。她给予了他们一个发光的舞台,她自己做了最好的观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冯薇薇同学在课程总结中写到:“我很尊敬陈妈,我也很喜欢陈妈,陈妈总是对我们付出很多,大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陈妈陪我们跨年,跟我们一起熬到凌晨1点,我想我可能再也遇不到像陈妈一样的老师了。”

生命的意义总是被“此刻”赋予的,而学生们的许多“此刻”都与“陈妈”有关,都被“陈妈”珍藏。陈妈有一大特别的爱好——拍照,每一次有特殊意义的时刻,她总是拿起手机记录下来,毕业的学生回到学校,总能从陈妈那里,找到他们昔日所做的作业、活动照片、成绩表甚至请假条,这一张张照片的背后是学生们成长的见证,更是陈妈对学生们爱的封存。

教育的真谛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她希望同学们朴实无华、脚踏实地做一粒好种子,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9-16


023-63859029 | 023-63862385